★企业一方面要活下去,另一方面还要思考转型,才有活得好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形下,人力资源可以做什么?
一、关注人的思想和状态
一个企业业务好的时候,几乎看不到管理的问题,于是管理往往被忽视,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即人力资源管理同样会遇到这个窘境。
业务的冬天往往是人力资源的春天。因为业务的冬天,意味着生意机会的减少以及业绩的下滑或不增长,员工闲下来了则更喜欢讨论是非,且讨论问题往往是“负面”导向,“闲能生事”不是骇人听闻,而是普遍现象。
这个时候,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让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正视困难,且齐心协力去共同解决困难,将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工作。
二、沉下心来培养人才
企业经常说人才是第一要素、第一生产力,但又有几个企业真正地在做人才培养?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宝贵的资源,因此如何选择人才为企业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而当企业业务发展放缓的时候,大家有时间驻足思考,认真复盘,并考虑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及路径,更利于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创新机制
无论哪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变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但难的是,大家没有创新意识,企业没有创新的机制,员工没有创新的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人力资源工作者帮助企业建立一些创新的机制和平台。
比如:将组织机构重新设计,允许一些柔性化组织的出现,允许员工自主创新,允许员工失败。
四、持续打造学习型组织
学习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要打造学习型组织,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力求精简、扁平化,终生学习。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和其他企业进行竞争,唯一的优势是,组织是否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以上的企业都在使用学习型组织这样的模式。
总之,虽然国家经济进入L型状态,企业不能幸免,此时扛下去才是硬道理。再看“危机”一词,危险的背后即是机会,就看企业如何把握了。
——摘自《卓越经营者》《扛与变,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没有不好的产品,只有不好的定价,定价关乎成败,这是商界的不二法则。定价是一种艺术,是包含于整体品牌战略中的策略行为,直接关涉企业、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如何激活消费者的价格认同和品牌爱好,同时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呢?
一、让价格提现品牌个性
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一个品牌,尤其是一个陌生的品牌,消费者往往会根据最表象的信息来判断品牌个性,价格就是一个重要指标。
二、让价格刺激消费者的价值认知
一旦产品滞销或销售明显下降,多数企业会采取降价的应对策略。但实际上,如果消费者不对你的品牌买账,这很可能是因为你的定价和消费者感知价值之间的差距不存在或者不够大。
三、让价格减少消费者的选择负担
四、让价格具有“诱惑性”
——摘自《卓越经营者》《让定价更具诱惑,至少懂得这4点》
★千万不要认为绩效管理只是人力资源的事,其实,直线管理者才是绩效管理实施的主体,他们起着桥梁的作用,向上对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负责,向下对下属员工的绩效提高负责。
没有最后期限的工作就等于永远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在你布置工作的同时,要明确告诉下属什么时候必须完成,关键的时间节点在哪里,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都要完成那些阶段成果。
——摘自《卓越经营者》《绩效管理,实现“投资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