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们缙云当地的习俗是这一天女婿要给丈母娘家送端午礼,而且端午礼中一定要有一块新鲜的猪肉,肉的多少还象征着女婿对丈母娘的慷慨程度;家家门口都要悬挂菖蒲和艾草,菖蒲是张天师的斩妖剑,艾草则如驱邪之钢叉,意为驱邪去秽气;吃完午饭给房前屋后洒上雄黄酒,可以驱蛇虫;给小孩子胸前挂上玻璃绳编成的香囊,里面装着“臭珠”(樟脑丸),又香又好看。尤其端午粽是必不可少的,每年五月初,家家户户就会包出一袋袋或甜或咸的粽子,亲戚间、邻居间相互送。缙云粽子的种类很多,有四角粽、三角粽、枕头粽等。
端午这一天,我带着老公孩子早早地来到妈妈家,她已经在准备各种包粽子的材料了。粽叶是选择用箬竹叶,它带有一种独特的清香,能够为粽子增添一丝自然的香味,使用前要用清水浸泡并清洗干净;糯米是粽子的主要食材,提前清洗干净,加入桅子水、盐、酱油等调味料搅拌均匀;馅料有甜味的红豆沙馅,咸的五花肉、蛋黄、火腿、笋干、梅干菜等,待这些全部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
从没包过粽子的我,也跃跃欲试地想学,就仔细地看着妈妈的动作:先取两片箬叶,光滑面朝内,粗糙面朝外,两张叶子叠放在一起。妈妈告诉我叶子千万不能弄反了,像以前有人要出远门,如果叶子反了就寓意不好;然后卷成一个锥形,先放一层糯米,再放入馅料,再盖上一层糯米,将箬叶折叠过来盖住糯米,用棉线或是棕叶紧紧绑扎起来,一个小巧可爱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有模有样地跟着她的步骤包起了粽子,刚开始不是没包紧,就是把叶子弄破了,经过多次重复的动作后,我包的粽子也渐渐地好看起来。还真别说,这真是一门技术活,一不小心,叶子破了,米就会掉出来,就得换片叶子重新来过。
经过几小时的努力,终于全部包好了。把粽子全部放入锅中,加水没过粽子,大火煮开后再转小火慢慢煮,通常需要煮2-3小时。记得小时候,每年煮粽子,总是守在锅边,等粽子出锅。有一次,还没等粽子凉下来,就迫不及待的打开往嘴里送,结果被烫得哇哇大哭。从那以后,我学会了耐心等待,也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快乐时光。
经过漫长的等待,粽子终于出锅晾凉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你一口我一口,吵吵闹闹,其乐融融。
时光如流水般潺潺逝去,岁月似车轮般滚滚前行。亲人相聚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但端午节给予我的那份欢乐、那份温情却始终不变,成为我心中永不褪色的美好画面。
(A2总装工厂 田建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