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政协缙云县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辑的《缙云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正式出版发行,由吕天喜董事长口述、谢建珍整理的吕天喜创业史——《二十余载委员路 一生不尽政协情》入选,本报特将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上世纪50年代,我出生在缙云壶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寒,加上兄弟姊妹众多,在成长过程中我尝尽了生活的艰辛,所以成年后我一直想要干一番事业,让自己和家人不再受苦,带领父老乡亲致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一
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杭州铝制品厂在城市扩建中被迫关停,即将研发成功的压盖式压力锅因为找不到厂家接手不得不中途停止。随后,我立即悄悄展开了市场调查,了解到压力锅市场表面上已趋近饱和,但是消费者害怕炸锅的市场痛点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于是,我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从银行离职,带着我的弟弟吕天申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没有销售市场、缺乏技术人才、缺乏流动资金等不利条件下,凭借必胜的信心我创办了浙江天喜炊具总厂,生产压盖式压力锅。我一边组织人员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继续研发,一边深入国内市场对同类产品进行比对研究。在技术人员及省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与协助下,半年后我们就突破了各种技术难题和工艺难关,成功生产出了“天喜”牌压盖式不爆压力锅。
经专家鉴定,天喜牌压力锅“结构设计填补国内空白,并处于领先水平”,开、合盖安全性均列入国家规定的免检项目,获得了“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浙江省五金名品”等荣誉。
2002年,为了更好地控制原材料质量,我决定利用壶镇临近永康五金城的地理优势,自行生产铝板,半年后就建成了一个日产15吨的铝板生产加工基地,形成了铝制相关产品的产业链。也就在这一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张德江来到缙云,专程考察了我们天喜公司,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我们做大做强企业的信心更足了。
2012年后,公司在生产压盖式压力锅的基础上,又陆续自主研发了空气炸锅、空气烤箱、自动炒菜机、自动烤饼机等一系列智能厨房电器,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发展。2014年成立了以智能厨电生产为主的浙江天喜厨电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天喜厨电新厂区开工建设,并开始为期五年的主板上市辅导进程。目前,天喜的销售额已突破20亿元,利润2亿多元,上交税收1亿多元,连续三年入围“浙商全国500强”,出口总额连续7年居丽水制造企业第一名,空气炸锅的出口额在行业内排名全国第一。今年4月,以美的资本领投的几家重量级私募基金正式与天喜厨电签署3亿元的战略投资协议,天喜厨电的上市准备工作全面拉开帷幕。
二
在企业经营方面,公司始终遵循“以诚待人、崇尚信义”的原则,以诚信换取市场。所以公司自全面开拓国际市场以来,即使经历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多次全球化冲击,公司的客户也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交易量逐年上升。说到这里,有件事情我印象非常深刻。2005年,公司成品仓库发生了一次火灾,准备第二天出口海外的30多个集装箱产品,一夜之间全部烧毁。公司面临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无法按时交货的信誉损失,无奈之下我把火灾现场拍摄的镜头发给了那位定了货的国外客商,谁知我收到的居然是他汇过来的60万美元货款!至于违约责任,他只字未提。“目前你最需要的是资金,我先预付给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再把货做出来。”国外客商这样对我说。
在这次灾难中,我有幸得到了企业界朋友和各级政府尤其是政协、工商联“娘家人”的大力帮助和雪中送炭,我很快在废墟中又站了过来,也让我更深地意识到在困境中伸出援手,相当于给了对方又一次生命。“灾难,既是一个坎,也是一次机会,如果你迈过去了,就会变成财富。”
“在经济环境不景气之时,作为一家外贸型企业,不能过多考虑利润,应当想方设法,在不亏本的情况下,保住客户,保住市场,才能存活。”这就是我诚心待客的营销策略。这么多年来,我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合作伙伴的友谊。2017年10月,有个中东的客商几年没见了,很想知道我的近况,于是趁他儿子来中国参加广交会的机会,特别嘱咐其儿子一定要飞到缙云来看我。广交会结束后,他儿子真的就特意来到我公司,用手机拍下我的照片发给他,他这才放心。
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技术创新,2017年底,我们投资5000多万元在广东顺德成立智能厨电研发中心,直接从珠江三角地区引进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并与中国电科(58所)、浙江大学、西安科大等联合共建天喜双创中心;近几年来,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都超过销售收入的5%,今年公司又投入2亿元建设天喜智慧厨电研究院,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端模具制造、院士工作站等,为天喜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的家乡壶镇是丽水市工业重镇,大大小小的企业有几千家。作为当地企业家的带头人,我在努力做大做强自己企业的同时,也不忘记带领壶镇的众多企业共同前进,努力促进家乡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关注教育、文化、民生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1998年,在当地乡镇企业管理机构的帮助下,我带领壶镇的几个企业主考察了中东的迪拜,头一次真正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也就是在那里,我们冒出了要把产品卖到国外的念头。
2000年,我正式担任缙云县总商会壶镇商会会长。随后,我几乎每年都会组织会员企业的企业家代表前往世界各地进行商务考察,并不定时地召开全体会员例会和联谊活动,让各个企业家广开思路,促进自身企业发展。
2008年经济危机后期,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那个时候银行都是找上门来让你贷款,而且利息很低。隔壁的新碧工业园区企业家们看到送上门来的那么多钱,都心动了,简直是不用白不用!于是纷纷组成互保联保贷款联盟,几乎所有企业都绑在了一块,贷了约4亿资金。银行当时也找到了我,让我带头也以互保联保的形式让壶镇的企业来贷款,被我当场拒绝了。我觉得这钱来得太容易反而会生事,因为贷款毕竟要付利息的,必须把钱投出去了才能不亏本,但是仓促决定的投资往往是失败的。另外,这么多企业绑在一起,只要有一家企业出了问题,其他企业势必都要受到牵连,所以这种做法的隐患非常大。
果然没过几年,新碧工业园区有多家企业就被这种互保联保贷款拽入了火烧连营式的财务危机,最终接连破产。也正是因为我当年的极力阻拦,壶镇的众多企业才没有跳入互保联保这个坑,躲过了这一波惊险的大浪。
随着壶镇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经济纠纷也经常发生。在司法部门的牵头下,2017年7月,壶镇商会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我担任调解会主任。为了切实达到调解效果,我个人出资聘请退休法律工作者组成民间调解团队,半年时间就成功化解158起纠纷,到2019年底已累计调解880多起。虽然民间纠纷大多是小事,可闹腾起来双方都觉得气不过,容易变成大事。
四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一个人的最高价值体现,是把自己做大做强后,更多的去回报社会、帮助别人。
2018年4月,我当选为壶镇乡贤联谊会首任会长,这也给了我更多服务社会、报恩桑梓的机会。壶镇既是工业重镇也是文化古镇,有九进厅、贤母桥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除贤母桥外,好溪上已有保障车辆通行的“安居”、“乐业”和“国泰”三桥,还缺少一座兼具通行休闲功能的新式廊桥。于是,我提议在好溪上再建一座廊桥并把它取名为“民安桥”,与原有的三桥一起合意为“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为筹集民安桥的建造资金,我多方奔走,积极倡议,发动壶镇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参与募捐。在贤母桥建桥200周年庆典暨民安桥募捐启动仪式上,我第一个上台捐了218.88万元,其他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踊跃参与,短短的三个小时就为民安桥建设筹集资金3100多万元。
自1998年担任政协委员后,先后提交了30多件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提案。2019年9月,我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尽快规划上马建设棠溪水库》的提案报告,从水源储备、用水水质、历史机遇、民心所向等方面阐述了尽快建设棠溪水库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期盼尽早让缙云百姓喝上放心优质的饮用水。在今年召开的丽水市政协会议上,我又一次把这个提案提了出来,县委李一波书记把它写进了今年的党代会报告里。
看到缙云实验二小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学场地,我就想着音乐教育关系到每个孩子美好心灵的培养,关系到壶镇的未来,但是校方资金紧张,一时拿不出这么多建造经费。于是,我就决定自己出资建设专业的音乐教学楼,让这里的孩子也能拥有经济发达地区水准的音乐教育环境,促进更好成长。这栋音乐楼总造价约400万元,2019年下半年开始动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了整个中国。作为企业家、作为政协委员,我更要首先站出来,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在得知缙云县抗疫一线缺少防疫物资和资金时,我第一时间召集董事会人员召开防疫专题会议,决定向县红十字会捐款。2月3日,我儿子吕挺代表我参加了在缙云县政府举办的第一批爱心企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捐赠仪式,当场捐款100万元,用于缙云县医务人员、防疫人员采购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防护用品及患者治疗等,其中50万元专项用于壶镇镇医疗物资采购及防控费用支出。
行政部 谢建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