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缙云各媒体平台尤其是缙云县公安局壶镇分局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开展反诈防骗宣传,告诉我们各种诈骗手段和防骗办法。我们看到这种宣传时的第一反应总是:宣传力度这么大,这种上当受骗的事情应该很少了吧。但是到现在隔三岔五的,我们还是经常会听到壶镇某村的某某被骗了好多万、某企业的谁谁损失了多少钱……比如前段时间,我就在小区内看到横幅,上面写着居民李某被骗十余万,提醒我们谨防诈骗。
李某时常在网上购物,某次下单两天后突然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快递公司员工的来电,对方称李某有一包裹在运输途中损坏,要赔偿他,但要核实身份,让他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或是支付宝、微信。李某原本半信半疑,想找商家核实。但因诈骗分子准确说出了李某购买的物品、日期、价格,且对方态度诚恳,多次道歉,说是新来的员工不小心弄坏了包裹,李某便相信了,与其核对信息。核对完信息后对方说官方会发一条短信给李某,是官方的理赔网站链接,让李某从短信链接进入理赔网站,按照提示进行理赔。
李某进入链接后观察网站并未发现异常,便按照提示填写信息。但其实这理赔网站是诈骗团伙按照真的快递官方网站伪造的,李某进入伪造网站后输入的所有信息诈骗分子都可以在后台查看。等李某按提示走完所谓的“理赔流程”之后,诈骗分子就轻易地把李某账户中所有存款都转走了!
这位李某,离我家不远,年纪也不大,平常脑子也是灵光的,警惕性也蛮高,可为什么他这样的人也会被骗呢?后来在有次闲聊中我很好奇问他,他说:“这些骗子说的信息都是对的,网站做得跟真实的一模一样,我就信以为真了!”
各位小伙伴们,看到这里,你问下自己,如果是你遇到了这种事情,你真的就不会成为下一个李某吗?
随着警方反诈行动的展开,诈骗团伙的诈骗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无论对方说什么,请大家千万别急着相信,首先与家人或朋友联系和沟通,确认事实真相,寻求外力帮助,必要时可向警方核实,切勿轻信打款。
还有一个我个人总结的最简单有效的防骗方法,就是——一切来自陌生人的电话,不接!一切来自外地区的电话,不接!除了跟你面对面的人,其他一切要你打钱的事,不信!
做到这“三不”,你的“钱袋子”基本能够平安无事。
生产计划部 蒋怡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