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由一群有缘分的人聚合在一起的,对于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人,每个人好了,团队才会好,公司才会实现最大的产值。
摘自《赢在管理》
优秀的领导者都善于凝聚人,并在获得人才之后,能够引导并激发他们的潜能,而要完成这一切的基础首先在于要能获得人心。想做到这一点,则首先要发自内心诚心尊重你的“人才”。你由衷信什么,才能拥有什么。
摘自《赢在管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领导者”的榜样,领导是员工的模仿对象,强将手下无弱兵,身正影自直。
摘自《赢在管理》
真正伟大的人,一定是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现形的,因为他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越是巅峰之时越会小心谨慎,他要比常人付出更多时间用来平静自己的内心,更要懂得不断地反思自我。
摘自《卓越经营者》
五大危机重创全球
席卷全球的世纪大瘟疫已造成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2020年世界经济恐陷入近80年来的“至暗时刻”。
一、失速危机。空前管控之下,已导致经济大范围停摆,对全球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等产生巨大冲击。
二、信用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大部分经济活动陷入停滞。不发达的非洲造成剧烈冲击波外,对发达国家的杀伤力同样不可小视。调查数据显示,作为美国经济命脉,小企业中有43%的受访企业表示,撑不到6个月就可能会永久歇业。约有370万家小企业情况也不容乐观,这占美国小企业总数的60%以上。当前,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动已陷入停滞。由于信用危机一旦产生将威胁到经济中的资金流动,连锁效应不容小视。
三、失业危机。随着疫情超预期发展,大量企业工厂破产倒闭,一场可预见的、史无前例的失业海啸正加速席卷全球。
四、粮食危机。疫情阴霾笼罩下,各国纷纷采取封锁政策,更有国家和地区出于粮食安全考量,采取了粮食出口限制措施,引燃全球粮食危机导火索。
五、信心危机。疫情全球蔓延严重拖累了企业对于经济前景的展望。与此同时,公共活动推迟和恐惧情绪的不断加剧正导致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受到持续压制。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五大危机笼罩下的全球经济,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承压巨大。
一、增长压力。由于疫情将深度影响世界多国生产、贸易、消费和投资活动,令中国“内外承压”。
二、外需压力。疫情剧烈冲击下,全球贸易增速正在急剧收缩。
三、产业链压力。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工业化进程已取得较大成绩,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门类,超过220种工业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但席卷全球的疫情海啸,各自为政趋势加剧,疫后各国着手构建更独立、完整、安全的产业链或成为大势所趋,产业链“大回潮”趋势下,减少对中国依赖或成为全球命题。四、就业压力。全球需求下降,今年中国可能有近3000万的工作岗位流失,超过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2000万。
摘自《核心内参》2020年第22-23期
树高千尺唯有根深,企业百年唯靠标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是企业在市场洗牌中站稳脚跟的核心!
1.作业程序精细化:每个岗位员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每一步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必须精细化,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与控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对每个人进行定岗、定编、定职、定责、定薪,实现人能适其位,位能谋其政!
2.做事流程标准化:明确各岗位职责,做出每项职责的操作步骤与三量标准,让每个人在标准的基础上发挥个人能力。对每件物进行定点、定位、定责任人、定监督人,实现物物有人管,人人都管物的局面!
3.现场管理规范化:形象就是品牌,现场就是市场!企业工作现场的每个物品、产品、工具、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保养与维护,实现所有物品定点定位管理、定容定量管理、定品定质管理。
4.企业管理数字化:事事有计划,计划有标准,标准有三量(时量、数量、质量),三量有检查,检查有结果,结果有考核,考核智能化,比学赶帮超!管理者每天通过《管理者管理工作指导手册》和《三量标准手册》用数字进行管理,使管理变的简单、清晰、高效!
摘自《精益生产·精益管理·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