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今年一季度以来的抗“疫”大战,我们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疫情带来的冲击是什么,为公司带来哪些机遇与困难?弱者抱怨,强者快速自救,把这次危机变成一个成长的机会。适应变化才能生存,拥抱变化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值得自豪的是,此次危机事件全面促进了公司的供应链平台与各产品线采购部门各方面高效的协同合作。在过去的两个多月内,供应链平台同事投身到抗击疫情行动中,至今仍然不遗余力地为公司提供防护物质保障与供货保障。
1月27日开始,公司所处的工业园全部封闭,各个路口都设立了关卡,出入人员均要检测体温。为了让公司按既定时间复工,供应链平台蓝科璐和陈柏君两位同事接到公司通知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毅然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必备物资如口罩、消毒水、额温枪等做前期采购准备。殊不知在疫情期间,这些物资早就成了抢手货,可以用“秒抢”、“秒光”来形容。
面对如此紧缺的物资,他们展开分工合作。壶镇及周边的药店全部搜查一遍,也只买到了约300个口罩、30个水银温度计。他们甚至冒着危险自行开车前去永康、丽水、缙云的药店购买,也才买了不到1000个口罩。他们还在网上搜寻下单,但多数因疫情都无法快寄出来,直到2月1日才收到3把额温枪。同时他们还拨打了100多个寻求电话,不放过每个潜在的机会,并逐一、反复确认这些物资价格与交期。这个时期的防护物资,就像稀有金属一样,一天一个价格,一天一个交期,甚至可以说一个小时内不决定采购,下一刻就没有了。为了买到更多的防护物资,他们还联络了壶镇政府单位来协助提供,但也只能得到少量的物资,根本无法保障公司全面复工的需要,最后,只能靠持续的跟催,多方寻源,每天、多频次、不厌其烦地联络、催促,这些物资才陆陆续续到位。直到3月初,防护物资的数量已基本可以满足公司的需要。
除了稀缺的防护物资外,我们也没有丝毫放松产线生产物料的供应。从2月初开始,供应链平台同事应晓强、宋杰、卢孔锡、方亮就针对公司复工后的生产物料供应商的复工时间、复工状况做全面的摸排,全面了解各供应商的复工时间、复工状况,并针对这些物料供应商的复工状况统计到《复工调查清单》中,对有影响到公司复工生产的物料供应商持续关注、关怀。而这些《复工调查清单》也同时给到相关部门做参考,作为公司正式全面复工的依据。
在情形好转的全面复工期间,供应链平台也没有停止对供应商的密切关注,甚至为他们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为公司生产计划的准备做有力的支撑。这段时间,我们勇扛民生防疫、物资供给责任大旗,凭借专业与资源整合优势,以及各位同事的高度责任心积极保障疫情期间防护物资持续供应和保障,打好防疫、复工组合拳,为公司顺利复工尽一份力。
供应链平台 蔡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