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清,男,60岁,五金二车间主任,于1996年进入天喜公司,是公司里为数不多的“元老级”员工之一,为人稳重、和善,责任心强、专业性强、毅力强;工作严谨认真、踏实本分、兢兢业业地随着公司的发展走过了23个春夏秋冬。
刚进厂时,公司刚成立不久,规模不大,卢国清任压力锅包装车间主任。说是主任,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跟员工们一起干活,他干过铆接,做过模具制造,从压力锅包装再到装车,他带着一群员工跟着老板忙得乐此不疲。其实那段时间他也迷茫过,自己这样凡事亲力亲为是不是妥当。后来有一天同事喊他,说老板找他,他急忙走去,在车间门口见到了吕天喜董事长,董事长指着掉在地上的一颗压力锅中心螺帽垫片,他弯腰就要捡起来,董事长说:“我叫你过来,不是光捡一块垫片,如果就捡一块垫片,我自己捡起来就行了。关键是你要分析垫片为什么掉这里,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怎样杜绝这类问题再次发生,这才是管理的关键……”
听了董事长的教诲,他受益匪浅。在之后每个月的学习培训中,他更深切地领会到董事长为公司和员工的未来规划的蓝图:公司的未来是一个“大”字,每个员工要尽自己所能给“大”字添加一笔,变成一个“太”字。一个优秀的企业,光有“大”还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超强的凝聚力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等等,我们每个员工要做的就是努力干好细小的工作,为公司节约一点成本,增加一点收益,成就一点未来。为此,他选择了一直跟随并见证公司的一路成长。
2003年是公司创新发展的一年,学成归来的吕挺总经理找到卢国清,和他谈接下来公司打算上的一个新项目——不粘锅研发,希望他能够负责这个项目。接到新任务的他,毫不犹豫就同意了,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他想着通过新项目干出一番成绩。可是万事开头难,当时国内的不粘锅技术刚起步,设备不配套,人工工序多,缙云、永康范围内的不粘锅生产也没第二家。卢国清就带领着七八个人,卯足劲,边干边学边摸索,把不粘锅制造技术不断完善,队伍也不断壮大到二十多人,再到五六十人,不断开拓不粘锅市场。
2012年,公司进行转型升级,成立了家电事业部,增设智能厨电生产线。随着家电市场的拓展和业务的增加,2014年,卢国清被调任五金二车间主任。他谨记董事长当年的谆谆教诲,努力写好“太”字的那一点。每天六点半之前他便会出现在车间,做好准备工作:将清洗线、烘箱温度升好,查看线上是否能正常生产,等员工陆续来时便可立刻进入生产;每天晚上要等到员工交接班后,线上正常生产才放心下班回家。对于工作,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对产品更是严把质量观,管理员工他手上有两样法宝——“排骨”和“大棒”,“排骨”是在员工遇到困难或者迷茫的时候给予亲切关怀,“大棒”则是当产品遇到质量问题时,对责任员工绝不姑息,挥着“大棒”进行“敲打”,教育员工谨记过错,不可再犯。
现在,卢国清的妻子、儿子、儿媳都在天喜上班,他早已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另一个家,公司是他工作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今年已经到退休年龄的他,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他期待着天喜每一次的变革转型,也期待着自己每一次的自我提升。对待员工,他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希望培育新一代接班人,尽自己所能,写好“太”字,为天喜的未来大厦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