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最是我国的传统盛大节日,同时也是我们壮族人家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今年公司高层关怀外地员工,特意提前几天放假,农历十二月二十二就赶回家了,让我们这些外地员工多了些时间陪陪家人,今年的春节又多了份感动。
壮族人家的春节准备工作有的从进入腊月就开始了,有的过了腊月十五才开始准备,高潮是在腊月二十三送灶节以后,这个时候到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漂亮的新衣裤,购买年货,制作年糕,糍粑,包粽子,杀猪宰牛等等。
到了三十除夕这天,我们早早就在为丰盛的菜肴忙得不亦乐乎了——杀鸡、杀鸭、杀鱼、蒸制扣肉、叉烧肉等,张贴春联,全家欢聚一堂、个个喜笑颜开。除夕这天要多煮饭菜,俗称“压岁饭”,要吃够吃剩,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米食充足,年年有余。晚餐前,各家都以猪肉、鸡、鱼、酒、米饭等作为祭品,拜祭祖先诸神灵,然后烧纸钱,燃放鞭炮,拜祭完毕就开始吃团圆饭了。全家人围桌而坐,开怀畅饮,尽情享受丰盛的菜肴,以酬一年的艰辛和合家之欢!晚饭后,全家人围着火塘谈天说地,载歌载舞,一起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子时一到,鞭炮齐鸣,整片村庄顿时沸腾起来……
大年初一,我们壮族人家的过年活动可谓是层出不穷。姑娘们要汲“新水”(又称挑伶俐水、挑新水、挑乖水)。凌晨时分,各家各户的新媳妇或大姑娘,担起水桶,手持三柱香火,唱着歌,到河边或泉边,将香插上,用红纸包好的钱作“利是”往水里投放,挑回新年的头一担水,传说中初一的水最清纯,最吉利,喝了它,姑娘会聪明伶俐,嗓子清甜,小孩健康成长,老人会祛病长寿。
还有天还没亮时,人们就起床梳妆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年的开始了,生意人兴在这天上山要柴,因为柴与“财”谐音,期盼新年财源滚滚来。家中年长的坐厅堂中,开着大门等候别家小孩来“恭喜”并给他们一些赏钱和鞭炮。早饭后,青少年们各自相邀同伴好友,就近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乡村中还流行舞狮子、舞龙、舞春牛、对歌等活动。舞狮队走村串巷,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孩童们追随其后,其乐融融。狮子每到一家,主人即以封包相酬并互道贺语,舞春牛的队伍走到哪就有歌声和笑声,还有敲锣打鼓的,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他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的丰收和祥和的祝愿。此外,还有青年男女对唱山歌,问答一年的节气和农事,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也借此交朋结友,依歌择配。
大年初一,我们壮家也有诸多禁忌,例如:禁止扫地,我们壮家人认为此日扫垃圾出门是家财外流的预兆,所以,尽管家里鞭炮碎屑和果皮核满地皆是也听之任之;禁止鲜血,大年初一见鲜血不吉利,所以禁止杀生,也禁止拿尖利刀具,以免利器伤手出血;不许打人骂人,大家都认为打人是把力气送给别人,以后将无力做工;骂人或讲粗话,嘴巴会生疮,所以这一天即使遇到非常恼火的事也只能忍住不发火。
大年初二,女儿女婿带孩子一起回娘家拜年,外公外婆对外孙又是亲又是抱,格外高兴,都笑得合不拢嘴呢。初二以后开始走访亲友,相互拜年,互赠礼品,熟人在路上相见,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这可不是一句普通的客气话哦,这是我们壮家人最真心的祝福!
铝业销售部 韦春兰(壮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