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祈求别人的理解,而应努力让别人接受,担当起自己应付的责任!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同时要学会感恩,感恩帮助过你的人,支持过你的人,感恩你的竞争对手,尤其是要感恩给你造成困扰、甚至坑害过你的人——他们使你更加强大。
——王世宾《危机的馈赠》演讲
公司老板或经理如果天天跟政府官员在一起,很有可能是为了寻租或者企业遇到了什么麻烦;如果还在酒楼吃饭,或者泡桑拿、跑银行,那一定是公司在玩空手道,需要银行援手;如果左右不离公检法和江湖兄弟,那也许是有铤而走险的事需要摆平。
相反,一家公司,如果老板或经理并不成天往政府跑,而是往国内外同行那里跑,往市场跑,那这个企业一定会变成行业先进。
——《冯仑:判断一家公司好坏,就看老板下班后干什么》
毛主席的一句“打土豪分田地”就调动起亿万农民出生入死跟他干革命。因此,除了精神上的激励,老板更重要的还要学习这种“分田地”的做法。作为老板,要学会“舍”和“得”,要舍得和销售团队分田地,而不能光叫人家打土豪劣绅。底薪保温饱、奖励奔小康甚至富裕的“舍得”精神都是打造坚如磐石销售团队的关键。
——《学军队建设先要“舍得”》
在创新过程中,中国企业家自身缺少什么,我觉得这个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中国的企业家既需要的是因时而变,就是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甚至包括否定自己昨天的成功。
——《领导者该从<易经>中学什么》
管理其实很简单:只要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员工参与进来,自下而上,在企业内部形成运行的机制,就可以实现真正的管理。
从管理学上讲,一切管理都是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然而,要想管好“人”就需要有“好人”来管。任何管理者要把事业做大做强,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管理技巧去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共同参与管理才能完成。
有100件事情,一个人都做了,那只能叫做勤劳。有100件事情,主事的人自己一件也不做,手下的人就帮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了,而且回过头还要感谢他提供这样的锻炼机会,这就是管理。
——《“鸣琴而治”,才是领导艺术最核心》
势,就是大势所趋,还是大势已去,懂得势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成熟的人!
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告诉大家:“员工不是用来被管的,员工是用来被爱的。”只有爱心的付出,才会产生情感共鸣及和谐的环境。
——《企业如何留住员工的心》
信任,对于员工而言,是一种最好的激励;而对于管理者而言,则代表一种能力。首先是敢于放权的气魄,其次要有包容他人缺点的胸怀。
团队的成长必然有阵痛。冲突和矛盾并不都是坏处,它能让你看到团队中存在的不足。成员之间的信任就是在不断争吵与磨合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职场中,我们都在学着成长,我们无法避免受伤,一团和气、面红耳赤、同仇敌忾、兄弟同心……都是成长的路径。
成功之道不在于谁会领导君子,还在于谁会驾驭小人。能做出一意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善恶并用”,能否达到目标才是衡量人才的标准。
人格魅力很有可能是你手中最大的资本。对于你想去作共事并希望忠诚于你的人,一定要获得他们对你为人认可和尊敬,而不是对你财大气粗的羡慕和敬畏。
——《关爱下的“笼驭”:刘秀的“善下”艺术》
我主张在管理上不要区分哪是中国式、哪是西方式,因为一旦上升到“管理之道”的层面,那么,普天下的“道”事实上是相通的,很难区分出你的,我的。
——《国学如何“入股”管理》
一个优秀的团队,基本上要有四种人:德着、能者、智者、劳者。德者领导团队,能者攻克难关,智者出谋划策,劳者执行有力。所谓“德者居其上、能者居其前、智者居左侧、劳者居其下也”。
唐僧之所以成为领导,只有一个原因:他是唯一一个无条件坚持“西天取经”方向的人。可以说,唐僧就是取经团队目标的现实化身,唐僧就是目标,目标就是唐僧。没有唐僧,就没有取经团队了。所以,虽然孙悟空本领高强,但他不可能成为领导。
——《人才配置决定取经团队成败》
企业的领导者德行好,自然会有人才主动走近,也会吸引一帮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所以,吸引过来的人才会更可靠,忠诚度更高,这种人才不会因为企业要经历一点小风浪而离开企业,他们就因为有吸引的力量才来到企业的。
——《事业盛衰,系于君臣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