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4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浙商研究中心计划编撰出版一本反映浙商代际传承典型案例的著作一“浙商代际传承纪实”,选取浙江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传承较成功且多年来专注实业的几位企业家案例进行编写,该书将于今年10月出版。天喜创业父子搭档吕天喜、吕挺成功入选,成为丽水全市唯一入选的一对父子企业家。
《天喜资讯》将对吕天喜、吕挺父子传承的案例进行连续转载,以下为全文第一部分。
走进缙云壶镇的天喜集团总部,四句话镌刻在大门楼上:“快乐产生智慧、智慧创造价值、价值 回报社会、社会和谐共处。”
天喜集团创始人吕天喜出生草根,通过几十年的拼搏,成为当地著名的企业家。他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当地广为流传。
起步:父子联创
农家少年“穿皮鞋”
1952 年,吕天喜出生在千年文化古镇一缙云县壶镇镇中兴村一户贫困农家。
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加上兄弟姐妹众多,年幼时,吕天喜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加上三年困难时期,母亲为了给孩子们省一口饭,因长期吃不饱而生病去世,全家人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1966 年,中学刚读了一学期,就开始“停课闹革命”,16 岁的吕天喜从此再也没有踏入过学校。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吕天喜脱掉草鞋,穿上了皮鞋。1969 年,缙云县国营食品公司要在中兴村建壶镇食品站,根据当时的政策,食品站给村里一个职工名额,从临时工干起,干的好的可以转为正式工。
吕天喜聪明好学、为人勤快,村里比较看好,一致推荐了他为食品站的临时工。
那个年代,穿皮鞋和草鞋可以说是两重天。吕天喜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为感谢乡亲的推荐,也为了能转正,吕天喜拼命干活。
食品站职工有工作服,但只在冬天能派上用场,夏天,吕天喜和同事都打赤膊、只穿条短裤、系个围裙就工作,每天全身都被汗水浸湿。
1970 年,食品站派吕天喜去杀猪场和门市部工作。他每天凌晨一点就必须起床上班。到早上五时,必须把猪肉送到门市部,紧接着就开始卖猪肉。
买肉的人早早就排起了长队。切肉、称肉、收钱,一刻都不停歇,一身汗水、一身油渍,就这样一直干到中午十一、二点。
在门市部工作非常劳累,一有空闲时间,别的同事在一起,不是喝酒就是打牌,但是吕天喜经常 是一个人拿着一本书,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读书去了。
吕天喜一生都在努力学习,他深深为自己当年没有继续读书而感到遗憾,所以随时随地都在学知识。
肉,居民天天要吃,门市部就得天天营业,吕天喜只要不生病就去干活,根本没有现在星期六、星 期天休息的概念。他从不认为没得休息是吃亏,而是以工作为荣。工作太忙,他就将儿子寄在邻居家,叫人照看,晚上九点后开完会才有空去接,一个月给照看人五元钱。
在门市部里,晚上大都要处理一些琐事,当天卖肉收到的钱,一般要到第二天早上去清点,然后送到银行存。
值班时,吕天喜用一个抽绳袋装好钱,以防被盗,将袋子放在枕头下,枕着钱睡觉。
当时,他的月工资是十八块五毛钱,如拿走十几二十元,根本不可能有人知道,也算不出来,可是吕天喜从来没有动过此念头,更不会拿一分钱。
因为工作出色,两年后,吕天喜成了正式工,粮食关系转到了国营企业,户口也从农村转到了居民户。自此,真正穿上了皮鞋。
走出银行搏商海
1989 年,因吕天喜的能力突出,已经在整个壶镇镇有较大知名度,中国建设银行缙云分行特意把他调过去,负责壶镇溪西地块的房地产开发。
他熟门熟路,大胆工作,有声有色地把这块地的相关工作开展了起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明显。
当时他每月的收入,在银行、在壶镇来说,已经算不错了,生活十分安定。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浪潮再次席卷全国。国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海经商、办企业。
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是吕天喜的本性,他也想下海搏一搏。
1996 年,一次偶然聚会中,他认识了一个杭州铝制品厂的技术员,了解到该厂正在研发压盖式压力锅,一旦研发成功,其安全性能将填补国内空白。
因当时市场上的压力锅有 4%的爆炸率,这个厂的技术攻关难题已过了大半,不料因城市扩建被迫关闭,压盖式压力锅的研发也被迫停止。
吕天喜察觉到这是难得的机会。“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种责任。”他带领弟弟吕天申及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没有销售市场、资金不足,且缺技术、无人才、少经验等不利条件下,风风火火地创办起浙江天喜炊具总厂。
对吕天喜的社会能力,大家都非常认可,但对他办厂几乎都不支持。
创业办厂风险不小,身边的亲戚、朋友不敢借钱给他,壶镇的一些银行也不敢贷款给他。只有建设银行的老领导帮他贷了 80 万元人民币袁 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
千钧一发打开市场
创业后,吕天喜一心扑在厂里。他组织人员到原杭州铝制品厂,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继续研发压盖式压力锅。短短半年时间,天喜牌压盖式不爆压力锅突破了各种技术难题和工艺难关,实现了压力锅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经专家鉴定,天喜牌压力锅“结构设计填补国内空白,并处于领先水平”,开、合盖安全性均列入国家规定的免检项目,获得了“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浙江省五金名品”等荣誉。
但实际上,这种“压盖式”开合锅盖的压力锅,一开始根本打不开市场。一是价格比其他压力锅要高;二是消费者更习惯用普通的“旋合式”压力锅;三是消费者的侥幸心理,对很多人来说,“万分之四炸锅率”只是一个听起来恐怖的数字,自己不可能在那个“4”里面。
市场打不开,厂就办不下去。眼见这样,吕天喜愁坏了。1997 年,吕天喜破釜沉舟,他拿出剩余的 60 万元贷款,全部用在中央电视台投广告。
“但我们理解错了,实际上应该产品大量准备好再推广告,我们先做广告,两个月内订单很多,结果生产跟不上,完蛋。”
投入广告后,压力锅无法按时按量供应给客户,最后 60 万打水漂,压力锅也没卖出去几只。
那一年过年,吕天喜手中只剩 2000 元,给父亲包了 600 元红包。他取消了所有亲朋好友的拜年走访,整个春节都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
吕天喜想来想去,又不甘心就这么放弃。1998 年 10 月,迪拜有个展销会,他决定去一趟,再搏最后一把。
在迪拜半个月,吕天喜说“快饿死了”!饮食习惯完全不同,饭桌上,吕天喜看着面前的生菜沙拉、没油没盐的煮鸭蛋愁眉苦脸,让人找点盐都找不到。
可喜的是,展销会上,天喜牌压力锅的安全性能受到市场认可,吕天喜认识了几个朋友袁直到现在还是企业的客户,他的老友。
“拿到了第一笔订单,三十几万元。”时隔多年,吕天喜依然能一口说出。
国外订单越来越多,销售量不断增长。同时,企业管理也要跟上发展速度。
吕天喜摸索出一套管理经验,每天再忙,也都会抽时间在办公看书两小时,读些管理类书籍,做笔记、摘要点,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创始人说
“我们一生要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群书,对自己不断充电、蓄电、放电。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