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勇烈,缙云县壶镇左库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红十三军,担任红三团的分队长。1930年9月5日,参加了红十三军第三团攻打壶镇的战役。
当时根据战前部署,红军兵分三路攻入:一路从上游石龙头石板桥攻入;一路从下游贤母大桥攻入;还有一路是红三团仙居独立中队,从壶镇东边苍岭脚攻入。三路红军以点燃稻草棚为号,同时发起冲锋。
可是红军到达时,发现情况有了重大变化。因为头天晚上的暴雨,石龙头石板桥被淹,这一路红军无法过溪,只得集中到贤母大桥这边来。仙居红军途中发生战斗又不能准时赶到,红军只有从贤母大桥进攻。可是敌人的轻重机枪火力实在太猛烈,加上永康县舟山下的反动民团赶到,从背后向红军发起偷袭。红军腹背受敌,损失惨重。
战斗之后,国民党省保安第七团对壶镇、永康一带红军实行血腥“清剿”。卢勇烈与战友杨老轩一起到永嘉县向红十三军军部汇报失利原因,返回途中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卢勇烈被捕后,任凭敌人如何使用酷刑,宁死不屈,并鼓励杨老轩坚持斗争。敌人无奈,只得将他们绑赴刑场。卢勇烈拖着脚镣,手捧手铐,高昂着头,挺直腰板,步伐坚定地走在壶镇大街上。他向伫立两旁的群众投去深情的微笑,他对押送的国民党反动军官大声说道:“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再过18年,我又是一个大后生,再来与你们作斗争!”路过烧饼摊时,他对做烧饼的人说:“我平时最喜欢吃你做的烧饼了,可惜今天我没有钱,不然就再向你买一个。”烧饼摊主急忙递过一张饼,说:“勇烈,你平时为我们办了许多好事,这个饼你就吃了吧!”卢勇烈说:“对不起了,今生无法付你钱了,来世再还你了!”说完,接过一只烧饼,边吃边走,镇定坦然。做烧饼的人和旁观的群众都禁不住泪如雨下。
在壶镇大桥底下,卢勇烈与杨老轩高呼“红军万岁!”、“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敌人残忍地将卢勇烈的头颅割下来,挂在桥头柱子上,以威胁群众。可是,敌人只能砍下卢勇烈的头,却扑灭不了他的革命精神。卢勇烈这位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已深深烙在了壶镇人民的心中。
在浙西南的土地上,像卢勇烈这样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有1500多名,他们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完成了牵制国民党兵力配合红军主力北上抗日的使命。这种坚韧、拼搏、英勇和无畏,不正是我们所说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吗?
在我们丽水人民走进新时代,开创新征程中,浙西南革命精神指引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炊具产品线 吕佳媚